代收服務之電腦條碼及安全機制※條碼品質及規則:
一、 第一段條碼固定為9碼,前6碼為代收期限,後3碼為代收代號
二、 條碼固定為Code39碼,品質為C級以上,由7-11行銷作業人員檢測通過
三、 各段條碼由上而下依序排列,條碼間距請至少保留0.6公分,左右間距的空白長度一般為「X」dimension的10倍寬或1/4英吋,建議以約2公分為主。
四、 條碼長度不可超過6.2公分,英數字位數不超過20位,條碼高度建議在0.8公分至1.4公分左右,建議條碼寬窄比 2:5及印刷寬度愈大愈好。
五、 避免列印條碼為彩色或淺色系顏色,背景色(建議為白色空白)與條碼及空白間顏色的對比需明顯
六、 條碼前後需加起始字元*及結束字元*
七、 條碼區請加印「統一超商專用條碼區」以利辨視
八、 2-3段條碼欄位內容,英數字及長度依各代收項目規格設定
九、 條碼檢查碼計算方式依所指定公式計算。
Barcode:三段式條碼 (9+16+15)第一段(9) 繳費期限yymmdd (6) + 代收項目XXX(3)第二段(16) 業者自行訂定 (16)
第三段(15) 應繳日期mmdd (4) + 檢碼(2) + 應繳金額(9)
ps: 1.檢碼為”檢查碼公式一(二碼之校對碼公式)”
2.yymm為民國年月
3.帳單之唯一性以第二段條碼為依據(繳費證明單上查詢依據)
4.第二段條碼不足位數者,由位數小者補0
ps: 1.檢碼為”檢查碼公式一(二碼之校對碼公式)”
2.yymm為民國年月
3.帳單之唯一性以第二段條碼為依據(繳費證明單上查詢依據)
4.第二段條碼不足位數者,由位數小者補0
5.請說明第二段條碼編碼原則
校對碼計算:
附件: 校對碼公式一 (二碼校對碼的公式)
(1).Barcode中金額欄位之前二字元為全部條碼之檢查碼.
(2)若Barcode中有文字型態資料,則將其轉換成數值後計算
轉換Table
字母 | A | B | C | D | E | F | G | H | I | J | K | L | M | N | O | P | Q | R | S | T | U | V | W | X | Y | Z |
代碼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
(3)校對碼之第一碼計算公式:
各段Barcode之’基數值’之加總值 除以11 後之’餘數’
(若餘數為0則放A,若餘數為10則放B)
各段Barcode之’基數值’之加總值 除以11 後之’餘數’
(若餘數為0則放A,若餘數為10則放B)
校對碼之第二碼算公式:
各段Barcode之’偶數值’之加總值 除以11 後之’餘數’
(若餘數為0 則放X, 若餘數為10則放Y)
各段Barcode之’偶數值’之加總值 除以11 後之’餘數’
(若餘數為0 則放X, 若餘數為10則放Y)
例: 有三段條碼,而Barcode3的後9碼為’金額“則**即為校對碼
Barcode1: 991231Y01
Barcode2: ABCDEFGHIKLMNPQR
Barcode3: 1234**000007890(本例不佳,因前4碼為MMDD,12月沒34日)
校對碼之第一碼計算
第一段積數位總和 (9+1+3+'Y':8+1) = 22
第二段積數位總和 ('A':1+'C':3+'E':5+'G':7+'I':9+'L':3+'N':5+'Q':8) = 41
第三段積數位總和 (1+3+0+0+8) = 12
積數位總位 22+41+12= 75 / 11→餘數9
校對碼之第二碼計算
第一段偶數位總和 (9+2+1+0) = 12
第二段偶數位總和 ('B':2+'D':4+'F':6+'H':8+'K':2+'M':4+'P':7+'R':9)= 42
第三段偶數位總和 (2+4+0+0+0+8+0) = 22
偶數位總位 12+42+22= 76 / 11→餘數10
→因此校對碼為 '9Y'
※超商手續費代碼(超商稱之為「代收項目」以台中商銀為例)
機構代碼 | 費用區間 | 手續費 |
625 | 10000以下 | 10 |
62E | 10000-20000 | 15 |
6BE | 20000以上 | 20 |
※超商條碼
條碼一 | 繳費期限(YYMMDD)+機構代碼 | 9碼 |
條碼二 | 16碼 | |
條碼三 | 繳費期限(MMDD)+校對碼(2碼)+繳款金額(9碼) | 15碼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